刘建申加仓10亿:意在“射三雕”?
撰文 | 黄高航
编辑 | 简佳
民企日子都不过好吗?
7月6日,国际医学(000516)发布2020年定增预案公告,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,发行数量不超过3.05亿(含本数),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。此次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陕西世纪新元,意味着实际控制人刘建申是单一认购者。
怎么看这个问题?
金融棒棒糖认为:刘建申确实是“陕西老牌民营上市公司”中仅存的硕果,本次出手再次印证其犹如猎豹一般的商战特点——冷静和果断。
01
锁定8折低价:控股权升至38.1%
我们预判其出手的最大理由是:在股价处于低位期间增持,一是增厚控股权,二是为上市公司输送力量,三是提振二级市场信心。
先说股价,下图为国际医学近5年的走势图,可见已经处于历史低点附近,此时加仓,成本自然是最低的。尤其是利用定增可以打8折的制度优势,根据7月6日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,实现了每股3.28元的定价,这种折价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大股东“低价进场”的决心。
(图:国际医学长期走势图)
再说意图。
首先是增厚控股权:通过一系列安排,刘建申通过陕西世纪新元持有公司18.88%的股权,累加计入一致行动人申华控股、曹鹤玲、深圳元帆等,共计持有国际医学28.53%,属控股股东。而定增一旦完成,陕西世纪新元将持股29.74%,计入一致行动人之后,累计持股将达到38.10%。刘建申的实控地位将得到明显加强。
(图:定增前持股结构)
其次是为上市公司加力:这个我们在下一段集中陈述。
三则是提振市场信心:国际医学在近期涨势迅猛,公告前后几乎收获了4个涨停,最高冲至7.07元,虽然近日有所回调,但仍然在5.6元左右,其“股吧”热度骤升,“开心又板了”激活了投资者情绪,总市值从80多亿冲到了110亿元以上。不管这一轮是不是牛市,国际医学此举,确实是“大股东通过用真金白银投票,增加给了投资者信心”。
“你看,我都出10个亿了,那一定是对上市公司极有信心的”。
(图:国际医学近期走势图)
金融棒棒糖认为刘建申本次出手,对陕西资本市场也有益处,因为从2020年至今,陕西只有一家民企进行了定增,那就是通源石油(300164),但通源的定增“纾困”特征明显,大股东并没有参与。与刘建申的“从容出手”相比,值得沉思。
02
国际医学:只需要打赢时间
国际医学在公告中披露,这次定增目的有两个,一是补充流动资金,二是偿还银行贷款。而穿透其各个板块来看,西安商界普遍认为:刘建申跑在正确的赛道上,此次加注,只是要更快的打赢时间。
1:高新医院:成立于2002年,应该是刘建申布局医院的第一个点,2009年成为陕西第一家民营三甲医院,设置床位808张。但目前该院正在进行扩建,建成后医院总面积将达到17万平方米,床位将达到1500-1800张。
信达证券研报显示,作为高新区唯一的三甲医院,高新医院年门诊量突破93万人次、日门诊量突破3000人次、年出院病人接近4万人次、日均占床突破1000人次,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分别约326元、1.03万元,在三甲医院里属于较高水平。而在2019年,高新医院实现收入8.26亿元,净利润1.17亿元。
2:商洛国际医学中心:这是国际医学跨出西安的第一步,源于2017 年接管商洛第二人民医院,然后以其为基础投资14亿元,拟设床位1800张,且按三甲标准建设。
这家医院在2019年实现收入1.23亿,净利润-0.16亿元。
(图: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开院仪式)
3:国际医学中心医院:这是刘建申的“押宝之作”,应该是未来扛起上市公司业绩重任的“决战部队”。这个“超级项目”的总面积达到53万平方米,按三甲医院标准,包括6所专科医院在内,床位数达到了惊人的5037张。
为什么反复说惊人呢?
西京医院床位数:3218张。
交大一附院床位数:2541张。
按这个标准算,这个医院已是全省最大。
(图:机构给出的国际医学盈利预测)
有人说看年报,这个总投资50亿元左右的项目怎么还亏损了3.72亿元啊?拖累上市公司出现了20年以来的第1次亏损?为什么这么看好?金融棒棒糖想说道,这家医院2019年9月才开诊,而医院的投资期都比较长,其后市依然向好。
如上图所示,申万宏源等券商对“上市公司”2020年的业绩已经作了预期,亏损幅度将大幅收窄至8000余万元,2021年将扭亏为盈,2022年净利润可能超过4亿元。而从2018年之后开始,大量头部券商纷纷给出了增持评级。
与此同时,来自事实上的进展也强化了金融棒棒糖对此项目的信心。在其2019年的开诊仪式上,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总经理王志峰称:医院各类人员达3000余人,从知名三甲医院引进的占85%,各专科医院院长、科室主任中,博士以上占61%;医生中,硕士及以上占55%;正高职称占22%。担任省级以上主委22人、副主委37人、各分会常委56人;拥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近300人。
面对这个现状,我们再次确认:国际医学的目光在20年之后,目前正在转型的关键时刻。
03
决断大势:该出手时就出手
民营企业的成败,往往就在一瞬间。而就是这一瞬间,又往往令人叹息。
金融棒棒糖认为,从出让开元商城,对本次10亿加码,但证明了刘建申“对行业大势判断清晰,能算清大账,尤其是敢于出手”。
(图:刘建申为人很低调)
我们先说说“出让开元商城”。
这是一个现金奶牛,长达20年时间里,一直扮演着西北商界老大的角色,在2003年实现收购入主之后,刘建申借助民营企业的高效优势多次改造店面,实现多地扩张,在事实上让开元商城走上了快车道,上市公司也从陕解放更名为开元控股。
但2018年,惊人之举首现,刘建申以33亿元出售开元商业100%股权,接盘者实为“阿里系”的银泰百货。一时间,西安商界大为惊讶。
但短短两年之后,业内从惊讶变成了理解。
一是开元商城自身毛利率曾出现“下降预警”,如2017年为16.65%,较2016年和2015年分别下降了0.12%和0.32%。这简直是从“一滴雨”中判断天气,但刘建申敏感地捕捉到了。
二是全国零售战场已然出现了“线上预警”,新零售概念喷薄而出,尤其是“阿里系”和“腾讯系”在卖场、零售、餐饮上的不断进攻,没有互联网基因的传统商业面对“新零售”该如何办?已经是事实上的拷问。
因此,我们看到了犹如王健林“壮士断腕”般的场景在陕西上演。而刘建申则获得了充分的现金,甚至把上市公司原本就不高的负债率(37.75%)降至21.13%!
但金融棒棒糖作为长期的本土财经观察者,我们更想说,刘建申在创业的几十年间,似乎一直都很“冷静地知道要做什么?”。
他创业的起点就是医学(一枝刘),2002年创办高新医院(7年后成为第一家民营三甲),2003年收购上市公司陕解放(本土民企第一次收购本土上市公司),9年之后2011年当高新医院业绩释放之后,选择注入上市公司(成为第一家以民营医院为主业的上市公司),搭建“双主业”格局,2014年启动“超级项目”国际医学中心,2018年出手开元商城。
纵观这一路,哪一次不需要绝对的信心与把握?而这些信心与把握背后,其实都贯穿了刘建申判断大势的主线——医疗产业的永续发展。
(图:王健林的壮士断腕)
我们愿意这样猜测:在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发展史上,需要数种品质:
1:把握机会:中国传统商业曾因人均收入有限出现了几十年的消费压抑,新千年之后消费力开始集中释放时,拥有稳定现金流的核心商业自然是安全资产,刘建申在2002年选择“拿下西安头部资源”,而且顶着“民营收国有”的压力,这就是对机会的理解。
2:果断出手:交易是有窗口的,刘建申曾尝试与王府井合作,也是出手开元商城,但因种种机缘未果,当“阿里系”找上门来时,刘建申则依然快速决断,绝不拖延,这种“战略定了绝不改”的特点,正是果断的依据。
3:方向判断:我们常讲“生意做遍不如卖面”,意说“民以食为天”是永续生意。那么谁能不生病呢?
据《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,2019年我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6.5万亿元,占GDP百分比为6.6%。根据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,到2020年,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,到2030年将达到16万亿元。
再看看美国,很多人都判断“生物医疗”将是美国在未来更关键的优势产业。即使回到当下的西安,试问一句:“你觉得看病难吗?”
而这一切,不但是刘建申“加仓10亿”的依据,更是其“历年进退”的大逻辑所在。
结语:
成就一个企业真的很神奇,我们今日所写全是观察者视角,充满了“事后诸葛亮”的狡猾。但有时候想一想,理由与分析再多,可能也顶不上一句“不忘初心”:
你看,1956年生人的刘建申,在1983年就成立了古城保健实验研究所,其后历经“西安市健身保健品厂”、“西安一枝刘制药有限公司”、“西安众生制药有限公司”等,几十年风雨之后,他又回到了医学老路上。
也许,这种对“缘起时分”的坚持,也是成功的要件之一。
往期回顾